- 也可以在Podcast收聽 -
Podcast 創造你的靈感生活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devaliving/platforms
幾年前,在浴光之路這門課程中,賽巴巴這位靈性協助者給了我這段訊息:
「在你心中找到美,讓你心中的美指引你,我也會一直指引你。」
幾年後他又說:
「讓你心中的美像花一般,綻放再綻放,觸碰更多人的心。」
這是我開始錄節目的初衷之一。我想讓我的心透過不同管道媒介,也觸碰到你的心。
美是我的天賦與重要品質之一,它也一直在我的生命道路上引領我前進。同樣的,我也相信美也是每個人的天賦,與不可忽略的品質。不要被窄化的美學理論所限制,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美吧。
前幾天翻到紀伯倫的先知,就很想和大家分享這一段。
- - - -
一位詩人問先知,「和我們說說美吧。」
他回答:
你要到哪裡追尋美?
除非美就是你的道路, 你的嚮導,
否則你如何找得到她?
除非美就是你言詞的編織者,
否則你如何能談論她?
委屈和受傷的人說:「美是仁慈而溫柔的。
她走在我們的身邊, 像一位年輕的母親,
為自己的光彩感到羞澀。」
熱情奔放的人說:
「不,美是強大而令人敬畏的。
她像暴風雨般憾動我們腳下的大地,和頭頂上的天空。」
疲憊厭倦的人說:
「美是溫柔的低語,她在我們的靈性中說話。
她的聲音在我們的沉默中波動,
有如一道微弱的光,因為恐懼陰影而顫抖。」
但那些煩躁不安的人說:
「我們曾聽到她在山谷中呼喊,
隨著她的呼喊而來的是奔蹄踏地、振翅拍擊與雄獅怒吼的聲音。」
夜晚,城裡的守夜人說:
「美將隨著東方的曙光升起。」
正午,辛勤的勞動者和路上奔波的旅人說:
「我們看過她靠在夕陽的窗邊,眺望大地。」
冬天受困於冰雪的人說:
「她將隨著春天,翻山越嶺而來。」
在酷夏中收割莊稼的人說:
「我們曾見她與秋天的樹葉共舞,
也看到有雪花飄落於她的髮梢。」
這些都是你們所說的美,
但其實你們說的都不是美,
而是關於你們未被滿足的需求。
然而美並非是一種需求,而是一種心醉神迷的喜悅。
美不是一張乾渴的唇,也不是一隻伸出的空手,
而是一顆燃燒的心,一個充滿喜樂的靈魂。
她不是你看到的形象,也不是你聽到的歌聲,
她是你閉上眼睛依然看得見的形象,
摀住耳朵依然聽得到的歌聲。
她不是斑駁樹皮下的汁液,
也不是依附於利爪上的翅膀。
她是一座永遠盛開花朵的花園
和一群永遠在天空飛翔的天使。
歐法里斯城的人們啊,
美就是揭開面紗, 露出聖潔面容的生命。
但你就是生命,你也是面紗。
美也是永恆,她凝視著鏡中的自己。 (美就是凝視自己鏡中的永恆。)
而你就是永恆,你也是鏡子。
- - - -
這詩好美啊。
美是什麼呢?
曾經我以為,美是外在的比較。如果美只顯現在外,那麼真的會流於比較,變成渴望。 雖然我們都喜歡美的人事物,但有一點必需弄清楚的是,不要把美,變成渴望與追求。
因為在美的維度裡,不必然和欲望有關。美不是欲望或渴望。因為欲望,來自過於美化的幻想。欲望是那些你心生響往,覺得欠缺不足的。欲望所傳達出來的訊息是:我沒有。
因為沒有,於是覺得,如果擁有會很美好。但是,美並不是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。美是發現真實的你,原本就已俱足。
美是真實的領悟。明白我看見的感覺的,都是內在的反射。
如果內在正遭受困擾,心情不好,那麼即使風和日麗也覺得陽光刺眼。
覺得世界美好,是因為內心感到滿足與喜悅,於是內在的視野對遇見的人事物有了不同的看見。能夠從中看見美善,即使表面看起來不是如此。
-
另外,我也發現,在美的維度裡,必然和靈感有關。
記得看藝術展覽、表演,那種內心被振動到的經驗嗎? 記得看見大自然的狀麗美景,感覺到精神上的飽足感嗎? 就像詩中說的:一種心醉神迷的喜悅。一顆燃燒的心。一個充滿喜樂的靈魂。
美,同時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裕吧。
靈感是什麼? 靈感是超出原本感官維度的想法,與精神上的交流,或是突發奇想的洞見,因而受到啟發。
美是精神性的,屬於靈性與靈魂層次的,所以才能跳脫既有的認知,靈光乍現。原本卡住的地方通暢了,原本不這麼看待的,懂得欣賞了。
既然超出原本感官維度,那麼必然是意識已知之外的,意謂著要把自己打開更多。
而從靈感中創造出來的,不論是文字繪畫音樂或是理論學說,也會成為觀看閱聽者的啟發。
-
講到這裡也讓我想到,現在正在馬雅曆的黃星星波符,代表的關鍵字就是美。黃星星也是今年的引導力量,前面第二集也有談到關於美與優雅這把鑰匙,現在讓我們再深入一些。
依馬雅人的智慧,在美的維度裡,也包含紅天行者推動的力量。
對世界好奇提問,與探險的意願。願意改變,放下執著,擁抱未知而不排斥扺抗的心態。願意跨界與穿越的勇氣,不自我設限而停止前進。
在美的維度裡,也包含了,願意看向自己,由外界看見內心,深刻地感受,保持覺知與周遭的一切共同創造。這裡面也有白鏡的智慧。
我執或說ego(小我),會產生種種幻像,如同罩紗般遮去真相,讓我們以為小我想追求的才是重要的。比如侷限在頭銜與名牌、勝負輪贏,忽略去探索什麼才能真正滿足你。就像前面說的,欲望,來自過於美化的幻想。重要的是去弄清楚,在你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? 這裡面也有藍猴這個圖騰的支持。
而這些,就是圍繞在黃星星周圍的支持、推動、挑戰的力量。
最後讓我們再讀一遍詩的最後兩句:
美就是揭開面紗,露出聖潔面容的生命。
但你就是生命,你也是面紗。
美也是永恆,她凝視著鏡中的自己。
而你就是永恆,你也是鏡子。
-
小時候我以為,美是外在的形式。這樣叫美。那樣叫不美。現在我知道,美是一種頻率,帶來轉化。來自於接納真實,超越表相。
像單一的色彩組成圖畫,不起眼的種子,開出美麗的花,像毛毛蟲長成蝴蝶。如果把外殼和蛹,看作是我們的慣性與侷限,那麼成長的蛻變,就來自美的轉化力量。
不一定要會畫畫,攝影,有藝術鑑賞知識才懂得美。只要打開欣賞的眼睛,並且敞開自己。願意退一步,讓宇宙的真善與大美領路,美的轉化力就會為你服務。
這週請問問自己:
什麼讓你感受到美? (美對你來說是什麼?)
你對什麼好奇? 有阻止自己去探索嗎? 你設在前方的障礙又是什麼?
你欣賞自己嗎? 覺得自己身上最美的幾個特質是什麼呢?
在結束之前有禮物要送給大家。就是我設計的《靈感筆記本》。我運用它調頻生活,聚焦目標,記錄發現的美與善。現在開放免費下載,包含使用說明和空白表格。下載 https://reurl.cc/dGEm5y
對於這首詩和今天的內容你有什麼體會呢? 期待你留言和我分享。
謝謝你的訂閱支持。
☆推薦服務
《顯化創造的星光種子》 https://reurl.cc/0j58yo
☆同場加映
《黃星星波符調頻》線上抽牌https://reurl.cc/Q9yXzp